有時候既渴望愛情,可又害怕尋找愛情,既厭棄孤獨,可又恐懼與人鏈接。究其本質,自卑的人往往孤獨。這大概就是為什么我不主動找你你永遠都不會聯系我吧!因主動似乎會讓人掉價,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陷入如果你不主動找我,就算我想跟你說話也不主動找你的模式。
為什么我不主動找你你永遠都不會聯系我
“如何在這段關系中獲得高位”,是過往在咨詢中經常遇到的問題,一個既常見有荒謬的問題,因為我從來不覺得一段健康的關系存在“高位低位”的差別。高位與低位的區分,往往存在于權力關系,如上司和下屬,甲方和乙方,在權力關系中存在服從與被服從,索取者和貢獻者。
當一個人說“如果你不主動找我,我也不想主動找你”,代表著ta堅信戀愛屬于權力關系,自己一旦落入低位將萬劫不復,所以,哪怕我很在意你,但是我依然要斗志昂揚去博弈,如果你不夠主動,說明你不夠喜歡,那我寧愿錯過。
如果兩個人都是這種狀態,親密關系就成為一個死循環,雙方小心考量,彼此試探,都渴望親密但不敢主動邁出一步,都在等對方的微信主動亮起。
我們對于親密關系的認知,源自于我們的原生家庭,沐浴在愛的環境下的孩子,更容易把愛理解為合作關系,因為ta們內心底層是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,是相信自己提出要求對方可以滿足自身要求的。ta們可以自然的,坦率的,要求愛,表達愛,而不會太患得患失“可是如果我找她她不回我怎么辦?”
而遭受關于愛的不安的人,譬如原生家庭有重男輕女,父母不和,打壓式教育,留守兒童等等劇情,就更容易近距離感受到愛的傷害,形成種種關于愛的不安。
比如一個父母常年沖突家庭的小孩子,會下意識地認為“婚姻是危險的,我未來必須要獨立,不能依賴另一半”;
比如一個常年被打壓教育的小孩子,會下意識地認為“愛是有條件的,我必須表現足夠好,才能換取關注”;
可內心對于親密的鏈接天然存在,所以就會逐漸擰巴,既渴望又恐懼,既期待鏈接又害怕主動表達訴求,處于內耗當中。
當一個人堅信“如果你不主動找我,我也不想主動找你”,ta的內在邏輯是:我愛你,但我不想表現出我比你需要我更需要你。對于愛的博弈,對于博弈失敗的恐懼,超出了對愛的期待。會認為“我需要ta”等于“我臣服于ta”,“ta主動找我”等同于“ta被我駕馭”,得到了權力博弈的勝利快感,卻無法擺脫親密關系的不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