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動不動就在嚷嚷不再相信愛情了,然而當你問起他愛情是什么時候,他卻啞口無言,那愛情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呢?是荷爾蒙?是激情?還是一見鐘情?
其實都對,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會產生情緒波動,你會開心、興奮、激動、害羞、難過……你的情緒變化就是你對這個人愛的程度。
在心理學上,喜歡上一個人的本質就是我們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。
當對方滿足了你內心的情感需求時你就會被對方吸引。
一段親密關系通常會經歷四個階段,月暈階段、幻滅階段、內省階段、啟示階段,絕大部分沒有走到最后的人都是在幻滅階段分開。
幻滅階段會發生權利斗爭,經過月暈期,你們會重新審視對方,發現彼此的缺點。
你覺得他不是你理想的狀態,不符合你的期待。
比如:
你習慣什么東西都整整齊齊,可是偏偏她就是一個東西隨意擺放的人。
你喜歡早睡早起,每天自律的生活,可是她是一個喜歡熬夜睡懶覺的人。
你覺得一定要出人頭地,要升職加薪,這樣的人生意義,可是她覺得不必大富大貴,只要安安穩穩,平平凡凡也很好。
于是你看不慣她的做法,你想改變她,想讓她變成你喜歡的樣子,希望她能朝著你期待的方向改變。
可是,對方并不情愿,開始抗拒,于是你們之間的權利斗爭開始了。
權利斗爭的本質就是改變,然而改變談何容易。
一個人的性格是由她的原生家庭、人生閱歷、接受的教育等等共同塑造而成,想要改變就意味著否定以前,牽一發而動全身。
有些人在權利斗爭期學會了包容,有些人因為彼此的差異分道揚鑣。
那些最終分手的人,不是不愛彼此,而是他們并不懂得如何去愛。
真正的愛就是,你不是誰的男女朋友,你不需要被條條框框的刻板規矩限制,你就是你,我接受你的全部。而一段長久的愛情,則需要做到下面這3兩點:
1.愛需要行動
愛是一個動詞,她不是靠口頭的承諾,是實實在在的付出。
沒有行動的愛不是愛,只是空頭支票。
那些白頭到老的戀人,不只是他們愛著彼此,只是他們更會珍惜彼此。
斯坦伯格曾提出一個著名的愛情三角理論,他認為愛情是有親密、激情、承諾三個因素組成。
親密就是重視彼此的喜歡、理解與期待,激情就是魅力與性吸引力,承諾是決定發展穩定的關系。
想要維持一段關系長久,親密占據至關重要的位置。
2.愛需要妥協
有了矛盾,想一想你們當初為什么走到一起,想分開時,想一想這么多年過來,也還好。
真正相愛的人就是心里流著淚,手上為你打著傘。
其實,兩個人在一起,總有一個需要先妥協。先妥協的人不是軟弱,而是更懂得珍惜。